close

這幾天,正在密集地整理很多  訓練課程的資料

今天,也跟老闆經歷了一個 相當論劍 的中午

我努力地捍衛自己的觀點

堅持著我自己覺得對客戶有用的資料

但 老闆說得當然也有些許道理,只是,頭腦硬的我,真的就是喜歡堅持己見。


想著想著,才發現,我們會討論這麼久

有一部分,是因為社群媒體是敝公司新的服務和產品

而將社群媒體 加入  媒體訓練當中,也是今年才漸漸流行的事情


所以,社群簡介的資料,幾乎都是敝小團隊, 一頁一頁地整理出來

思維邏輯  也是必須在自己的腦袋中激盪出來

因此,對於今天中午,會激發很多討論,我是開心的

這表示,我們的資料 內容是真的實際到能引發討論的

(我相信,若是我講台灣社群平台有哪幾個的話,會議肯定會因為太無聊,而提早結束)


畢竟,在手邊十幾份社群簡介的簡報中,每次見客戶前,總會覺得少一份。

因為,我每次總會想要調整很多東西,想要很客制化地,給客戶很多從生意面觀察的建議


此時的我,才漸漸回想,為何傳統公關的訓練時,我都不會有這種苦惱?

我好像就是把前人的資料拿出來  更新幾個封面  就等那一天的來臨了

為什麼  我就不會逼自己更深入想一點呢?


答案我認為是  心態

一種前人種樹  後人乘涼的心態  或 不願跳脫框架的心態



當資料是前人整理好時   講者的心情就是把內容更新後  講得完  講得順

此時就會忽略掉最原始 訓練的目的

究竟怎樣的訓練內容   能讓客戶學到東西? 
究竟什麼內容  我自己才會掏錢學習?

難道  客戶真的不知道 有工商 經濟 聯合 中時 自由 和蘋果這幾家報紙嗎?

難道,客戶真的不知道  要做深度溝通  就要用平面媒體嗎?

難道,客戶也不知道  商業周刊是台灣很重要的媒體嗎?

當客戶也知道這些時  媒體介紹這堂課  可以給他什麼價值?

而對於媒體訓練而言,究竟我們只要告訴他,小小技巧就好,還是要給策略的建議

當我們定位自己  成為 品牌顧問時, 哪個方向 更能顯現我們的價值?


由此事,讓我不禁想到

若每件事情,都是前人做好的話,  後人是不是真的會懶得思考,而寧願保持現狀

就算客戶關心的課題改變了,我們還是只願意用既有的資料,停留在我們的舒適區


如果是這樣,我真的很幸運

因為沒人幫我做好任何本土的資料,我只好一頁一頁地翻譯,一頁一頁的整邏輯

從中,我真的學習到很多很多東西

也讓我提案進步相當多


因此我也誠懇地建議各位
比起作乘涼的後人,  不如讓我們成為那個開創的前人

就算手邊有已寫好的資料, 我們繼續挑戰他。

我們,要當開創性的前人 ,留下一份份自己驕傲,讓後人佩服的提案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我是1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